茶产地--诏安 八仙茶的峰回路转
八仙茶,产于诏安,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虽然产于福建,但是与其他福建茶叶品种差异巨大,八仙茶含有较高儿茶素和茶多酚,成品茶往往较为苦涩,但是却香高味浓耐泡。也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八仙茶成为了茶叶品种中的另类,也成为了中国茶叶试制实验、良种选育实验的重要参照品种,比如中国早期试制CTC红碎茶,八仙品种表现较好。现在通过工艺的创新,八仙茶已经可以克服其苦涩的特点,渐渐迎来了推广种植的春天。 建设农场、白洋乡有较多八仙茶种植 概况诏安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地处福建南端、闽粤交界处。南濒台湾海峡与南海交汇处,西邻广东省饶平县,北接平和县。陆域面积1293.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8公里,海域面积273平方公里。 生态诏安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侧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县最高峰龙伞岽海拔1152米,中部谷地,东南沿海系平原台地。海湾深入内陆,海岸曲折多岩岸,沿海有沙泥滩堆积。年平均气温21.3℃,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447.5毫米,无霜期360天。总体生态环境适合茶树生长。 茶叶诏安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产量高,适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八仙茶系采用闽南乌龙茶制法,结合其品种特性精制而成。外形深绿油嫩,汤色澄黄明亮,香气清长持久,滋味浓厚,有回甘。 八仙茶还可以做工夫红茶,香高耐泡。八仙品种在广东乌龙产区推广种植很广,制凤凰单丛品质优异,武夷山岩茶产区也有种植。 景致诏安地处闽粤交界,文化上承袭潮汕和闽南,茶文化较为浓厚,除了诏安八仙茶,诏安的青梅也是很出名的,有九侯山、点灯山、望洋台、诏安土楼等自然景观。
查看百科有机产品认证及有机码
有机产品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以及《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对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有机产品均需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 国内现有26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到目前为止,国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仅有OFDC得到IFOAM的认可。 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简称OFDC)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产品研发、检查和认证的机构,也是中国唯一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ISO65和中国CNAS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 通过IFOAM国际认可标志着OFDC的有机认证体系已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也意味着经OFDC认证的有机产品可以被世界多个国家所认可。 什么是“有机码” 为保证有机产品的可追溯性,国家认监委要求认证机构在向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发放认证标志或允许有机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印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前,必须按照统一编码,要求赋予每个认证标志一个唯一编码。该编码由17位数字组成,其中认证机构代码3位,认证标志发放年份代码2位,认证标志发放随机码12位,且要求在17位数字前加“有机码”三个字。每一枚有机标志的有机码都需要报送到“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任何个人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查到该枚有机标志对应的有机产品名称、认证证书编号、获证企业等信息。 (一)认证机构代码(3位) 认证机构代码由认证机构批准号后三位代码形成。内资认证机构为该认证机构批准号的3位阿拉伯数字批准流水号;外资认证机构为:9+该认证机构批准号的2位阿拉伯数字批准流水号。 (二)认证标志发放年份代码(2位) 采用年份的最后2位数字,例如2011年为11。 (三)认证标志发放随机码(12位) 该代码是认证机构发放认证标志数量的12位阿拉伯数字随机号码。数字产生的随机规则由各认证机构自行制定。 (本文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
查看百科茶产地--永春 佛手茶飘香的地方
概况永春县,古称桃源,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是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东邻仙游,南接南安、安溪,西连漳平,北与德化、大田交界。 永春县城区位图,永春佛手主要产地--苏坑、玉斗镇 生态永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多地少,地势趋西北高东南低,著名的戴云山脉绵延全境。永春县同时兼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西半县属中亚热带,东半县属南亚热带,而千米以上山地则属北亚热带。全县无霜期320天,平均气温20.4℃,降水量1600~210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环境气候适合茶树生长。 茶叶永春产茶历史悠久,佛手茶是独具地方特色的名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叶片宽大肥厚与佛手柑叶片相似,加工后具有天然佛手柑果香而得名。佛手茶原产于闽南地区,最早的文字记载源于永春达埔镇狮峰岩。 除了佛手,永春水仙也是很有名的,水仙茶树发现后,永春是最早引种的地区之一,永春水仙茶成为了闽南水仙的代表之一。 永春美景 景致闽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体--牛姆林,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还有仙洞山、普济寺等景点。永春挨着的德化县,盛产陶瓷,是中国白瓷茶具的最主要产地。
查看百科武夷茶产地--天心岩茶村
2006年开始,天心岩茶村开始搞茶王赛,每年十一月十八日前后,伴随着武夷山茶博会,天心村民间斗茶赛也会如期进行,并成为固定的有一定影响力的茶事活动,吸引众多的茶农、茶厂、茶界大咖、资深茶友、游客的参与。每年评出的大红袍、肉桂、水仙金奖、银奖茶都会成为市场的宠儿。参赛的茶厂、茶农也以获得斗茶赛的状元为最高荣誉。 人们不禁疑问,一个村子的斗茶赛居然能办得这么的轰动,这个村子有那么牛吗?其实还真有。 天心岩茶村地处武夷山景区核心部位,距市区5公里,距武夷街道1公里,全村有山地面积54600亩,占景区总面积的85%,全村总人口1734人,508户,辖有7个小区,14个村民小组。归武夷街道管辖。 天心岩茶村拥有最多的正岩山场,且村民世代做茶,积累了丰富的做茶经验。好的山场加上好的工艺,成就了天心岩茶村当之无愧的岩茶第一村的称号。 1999年底,201户村民顾全大局,为武夷山申报“双世遗”的成功,让出了祖辈安居的家园,2000年的千禧春节,天心村的拆迁户大都是在公路边临时搭盖的帐篷里度过的。那种感人的场面,许多人还记忆犹新。如今的天心岩茶村村民和茶厂主要集中在景区北入口崇阳溪畔桂林附近。天心岩茶村下辖的村民小组兰汤和九曲岩茶村也集中了部分茶厂和村民,在景区内边沿,风景秀丽。
查看百科武夷山茶区--正岩、半岩、洲茶、外山
叶启桐《名山灵芽--武夷岩茶》:依据栽培地域的不同分为:大岩茶(亦称正岩茶,产于武夷山号称“三坑两涧”的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中岩茶(产于三坑两间之外和九曲溪一带的岩山)、半岩茶(产于丘陵地、星村、企山一带)、洲茶(产于崇阳溪和九曲溪侧的沙洲地)、外山茶(产于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地域)。 现在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区域界定为武夷山市行政辖区全部范围2798平方公里。在风景名胜区内的被划分为名岩区,也就是现在普遍称为的正岩产区。名胜区外,武夷山市区域内被称为丹岩区,武夷山市区域以外的被称为外山。 原先对于武夷山产区的划分主要根据土壤和气候,有研究者研究得出:正岩、外山土壤中的氮、磷、锰和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但pH值、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茶叶的品质差异。 我们通过卫星地图可以看出,武夷山风景区相对周边的地势地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约70平方公里的区域,沟谷纵横,山峰交错,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大的地质地理环境又造就了武夷山独特的土壤气候,形成了正岩茶的山场基础。 正岩山场确实拥有极好的土壤、小气候、植被条件,再加上较好的工艺,能造就高品质的岩茶。但也不要过于迷恋正岩,较好工艺制作的丹岩区的岩茶也能有很好的品质。
查看百科
正山小种 金枝玉叶
兑换价格:40茶币
库存:0(非实时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