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贯穿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除了盛饭、盛汤之外,碗还可以用来泡茶,称为碗泡法。
碗泡法操作较简单,不易闷坏茶叶,还可以很直观地欣赏茶叶舒展以及观察茶汤。

由于碗的空间较大,能使茶叶更好地舒展开来,形成的茶汤也会显得更加柔顺自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碗泡法吧!
什么茶更适合碗泡法?
由于碗泡法出汤慢、水温下降快、茶气容易散失,因此,外形细碎、不耐久浸的茶类就不适合碗泡法,比如红碎茶。
一般来说,碗泡法比较适合冲泡耐泡的茶叶,如乌龙茶、绿茶等,它在热水中慢慢舒展的样子,极其符合碗泡法的观赏性。泡完之后,还可以用香筷把叶底夹出来,细细观赏,别有乐趣。

碗泡法具体操作:
1.准备:一碗、一勺、一双筷。
2.再将5g茶叶(可根据个人调整)放入茶碗中,添汤,待茶,可用茶勺分杯饮用。
碗泡法看似简单,不过要泡好也并不容易,因为茶碗开口比较大,散热又快,茶汤的质量完全得靠经验把握,也就是对时间与温度的掌控。

碗泡法注意事项及窍门
① 每次分茶之后,可先用筷子按住茶叶,将余汤滤干净后再重新添水,以免茶汤变浓变涩。
② 如果对茶的把握程度比较高,就不用滤出余汤,每次仅剩1/3左右的茶汤,就可直接添加热水,冲泡下一泡。
③ 分汤的时候,需要用到合适的茶勺,分汤过程中尽量手臂保持水平,用手腕的力气将茶汤“转”进杯子里。另外,茶勺里茶汤不要太满,出碗时可以在碗口轻轻撇一下,防止茶勺底部沾着摇摇欲坠的水滴。
撰文/茶语网
图片/茶语视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