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这些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因为其当年生产操作不够规范,或陈放的时间太久,许多资料都已说不清,甚至不可考。但只要细心观察和总结,我们总能通过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细节,去辨别许多显而易见的假货。
今天,茶语网(www.chayu.com)编辑部和中国茶叶榜就为你总结 出以下四个鉴别普洱老茶真假的要点,咱一起涨涨姿势,可不能一个坑跌两次哦。
鉴别要点一:看茶叶年份
假货代表1: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
(图1:假)
为什么说它是假的,我们先了解一下杨聘号的历史。杨聘号茶庄,创建于1912年的云南倚邦。不幸的是,20世纪初,滇西陷入战乱,倚邦以及倚邦的茶随之没落。
民国十年(1922年)时,杨聘号的老板杨聘三随外寨茶农迁进曼庄(蛮砖),又在当地经营十余年茶叶加工,直到抗战爆发,民不聊生,茶叶滞销,杨聘三带妻儿回元江。
1949年建国后,主要是昆明、勐海、下关等国营茶厂负责普洱茶的生产,几无私人加工。一直到2005年底,林君励才在勐海当地正式注册成立“景洪市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
所以,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老茶根本就不存在,它是假的。
假货代表2: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
(图2:假)
目前存世的同兴号圆茶大致有四个时期:清末至民国成立前(1912年以前)的“早期同兴号老圆茶”或称“贡品同兴”;1913~1933年的“同兴老圆茶”;1934~1935年的“同兴圆茶”;1935年后的“后期同兴圆茶”。
另有种说法则是将存世的同兴号分为两类,1921~1934年间的“同兴号早期圆茶”和1934~1949年间的“同兴后期圆茶”。所以大家都知道理由了吧!
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普洱茶生茶主要是昆明、下关、勐海等国营茶厂生产,几乎没有私人加工。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老茶同样是子虚乌有!
假货代表3: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
7581茶砖是昆明茶厂在1975年开始生产,采用8级原料,而昆明茶厂的代表号为1。既然7581砖是从1975年开始生产,那么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又是谈何而来呢?穿越了?
鉴别要点二:看茶叶包装
假货代表4:包装错误的“紫天饼”
因当时七子饼茶外包装纸没有生与熟的区别,没有茶号,只在运输包装里塞一张纸,标明品种茶号。所以,为了区分两者且不影响南天公司的信誉,南天公司与中茶公司经商量,在熟茶的包装上加盖一个“天”字。因为外包装纸上加盖了紫色“天”字印章,称为“紫天饼”。
(图3:真)
(图4:真)
至于“天”字盖在右上方“茶”字旁的包装纸,纸质较薄,多纤维,而且中央茶字颜色比较浅,为机器印刷字样,这似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种包装纸的特征了,图3、图4均为正品。
(图5:假)
图5包装上的“天”字是蓝色,而不是紫色,因此是假货。
(图6:假)
而当年南天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的是饼茶,没有砖茶,而且一直以来8592也未曾压制过砖形,所以图6也必是假货无疑。
假货代表5:印刷错误的“绿大树”
现在流通的主要有1999年的特级品饼茶、2001年绿大树饼茶、2002年特级品绿大树饼茶、2003年500g沱茶、2003年绿大树饼茶。
(图10:真)2003年500g沱茶
(图11:真)2003年绿大树饼茶
99绿大树是收的易武料,再委托勐海茶厂拼配压饼的。当时采用的外包棉纸,是手工未裁边的特大棉纸,厚而不均匀。
图12、13都是假绿大树,该怎样判断呢?
假货代表6:上世纪90年代红印圆茶
由于茶饼上的信息非常少,为了加以区别,只能从包装上来区分。“红印”是“中茶牌”商标的“茶”字为红色,“绿印”的茶字是绿色,“黄印”是黄色。
(图14:假)
鉴别要点三:看茶叶属性
假货代表7:2003年7542陈年老茶熟茶
“7542”是什么?7542是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生饼。该茶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所以,被商家吹嘘为2003年的7542陈年老熟茶肯定是假茶。
另外,2003年的茶,到今年(2015年)已是12年,12年的茶售价不足300元,相信正经做生意的老板不会这么不了解行情的。
鉴别要点四:看茶叶重量
假货代表8:重量不符的文革砖
文革砖,都是250g的长方形砖茶,在内飞会印有“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的字样。而且文革砖只有生茶,因为熟茶的工艺是1973年才成形的。目前文革砖存世量极少,市场上很难遇到真品。
(图18:假)
(图19:假)
老茶价高、难寻,因此受人追捧,而仿品也很多,还愈来愈逼真。所以从知识点、细节了解老茶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真正想要了解老茶,还是需要完整地从茶品的历史、仓储条件和最本质的品饮去认识。
而且大家也不要盲目地去追捧老茶,有的老茶即便名副其实,但是仓储不好,导致变味、变质,影响身体健康,反而失去实际的品饮价值。
由于我们收集的资料有限,如您阅读完文章后有建议或者意见,可以加中国茶叶榜小号(zgcybxiaohao)和我们一起讨论。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疑问请联系茶语网。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